【按】本文发表于《江苏教育》2017年第1期,转载请注明作者与出处。(老板老班)
老“三板斧”与新“三板斧”
——班主任教育学生方法漫谈
陈宇(南京市第三高级中学)
在班主任专业发展的问题上,有一个很奇怪的情况:所有人都知道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。但是,班主任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师范院校却学不到。教师走上工作岗位,担任班主任后,也没有系统的学习(继续教育)机会。这种情况导致很多班主任在教育学生时方法不多,就像程咬金的“三板斧”。几招用完还不见效果,班主任就显得很无奈,甚至把学生归入到“不可教育”的行列中去了。
班主任老师如何突破“三板斧”模式,让教育学生的方法丰富起来呢?本文将探讨这个问题。
一.说教、压服、请家长——班主任的“三板斧”
每个班级都有些自控能力差、很顽皮的学生。他们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行为问题,所谓“大错不犯、小错不断”。缺少方法的班主任通常使用以下三招来应对。
1,说教训诫
说教,即说服教育。宣讲道理,说服学生,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,进而改正错误。这种方法本身没有什么错,但是为什么很多学生都反感说教呢?因为班主任在说教时经常会出现三个问题。
(1)不当说教。说的“道理”本身有问题或学生不认同;
(2)空洞说教。居高临下地说大道理,远离学生实际,苍白无力;
(3)反复说教。一遍遍重复那几句道理。
在教育过程中班主任不是不能说教,但一旦学生出于各种原因,不愿意听班主任“讲道理”时(不一定是道理不对或学生不懂道理),说教就没有意义了。事实上,如果不掌握正确的方法,说教经常是没有什么效果的。
2,权威压服
当说教不起作用时,班主任就会非常恼火:脸色变了,声音提高了,说话的语气也变得非常强硬。班主任不再和学生“讲道理”,而是命令学生承认错误或直接进行处罚。这招叫做“权威压服”。
班主任确实是有一些权威的。学校在任命某教师成为班主任之时,即赋予了该教师对学生和班级一定的管理权、领导权,甚至处罚权。这种权威又叫“权力性影响力”。在教师面前,学生处于相对弱势的位置。所以,班主任用权威压服,大部分情况下会取得“效果”:学生害怕了,承认错误,接受处罚。
但是,权威压服既不符合正确的教育理念,本身也有较大的“风险”。权威压服是引发的学生叛逆、对抗,甚至造成冲突的重要原因。就算是学生被压住了,内心也是不服的。“从地上转入地下”的软抗,将带来更多的麻烦。所以,动用权威压服学生,没有赢家。
3,约请家长
说教和发火动怒都不起作用,班主任会最后“放大招”——请家长到学校。说客气点是请家长“配合”教育,其实质是联合家长的力量,迫使学生“屈服”。家长因为孩子在学校读书,平时受班主任的管教,所以一般都会“配合”班主任的行动,尽管内心可能也有些想法。
但是,约请家长的教育效果好不好呢?如何仅仅是和家长联手制服学生,效果肯定不会好。且不说很多家长本身拿自己的孩子就是没有办法的,就算是孩子因为害怕家长的打骂而屈服,这样的承认错误又有多大的意义呢?这种做法可能引发的问题是:增加学生的不安全感、影响亲子关系、激发学生对班主任的怨恨情绪。
“请家长”是班主任的“杀手锏”。如果再不奏效,学生就“不可救药”了。接下来,班主任可能会把学生推向年级、学校层面来处理,因为自己已经没有办法解决问题了。
“三板斧”现象反映了班主任工作水平普遍不高、处理问题简单化的现状,也凸显了班主任工作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性。学生的个体差异大,教育效果是一个复杂的问题。因为缺少方法,教育效果自然不好。教育效果不好,就会对这份工作产生厌烦,甚至会哀叹师道尊严不再,产生“教师是弱势群体”“班主任是高危职业”等想法。
二,“老三板斧”要出新——对班主任教育学生的传统做法的改进意见
班主任在教育学生时,不是不能说教、动用权威或约请家长,也不是不能处罚学生。问题的关键是用好这些方法。我的建议是:
1,班主任要提升说服能力
说服教育是班主任最基本最常用的教育方法,不可废弃。表达能力、说服能力是班主任的基本功,需要好好修炼。
(1)建立师生平等的观念。居高临下的训诫姿态不利于让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意见。师生平等不是流于表面形式的礼节、客套,而是实实在在地尊重学生人格。这种尊重可以在教师对学生说话时的神态、表情、语气语调、肢体语言、位置关系等方面体现出来。研究表明,在语言交流中,有声语言的影响只有35%,而身体语言要占到65%。
(2)逻辑正确,推理严密,以理服人。依靠权威使学生服从就不叫说服。说服最大的特点是以理服人。这就需要班主任在说服时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推理论证,拿出令人信服的例证,得出合情合理的结论,让学生口服心服。所以,班主任还要学一点逻辑学,在说服学生之前要做一些准备,这样说服的效果会更好。
(3)运用一定的说服技术
说服是有技术的。我们可以发展,有些人说话让人感觉到很舒服,容易听得进去,而同样一个道理,如果不会说,很可能令人难以接受。会说话的人会在无形中使用一些技巧,增加说服力。比如批评学生常用的“三明治法则”(把批评夹在肯定与鼓励之间),以及“角色置换效应”(换位思考产生同理心)、“调味品效应”(用一定的“废话”融洽谈话的气氛),等等,都是效果不错的方法。建议老师们可以学习这方面的有关资料,如《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效应》(中国轻工业出版社,2012)等。
(4)有真情实感
再多的说服方法,归纳起来无外乎都是八个字:“晓之以理,动之以情”。对学生晓之以理当然是必要的,但有时以情动人的效果往往更好。要让学生真切感受到,老师是真心想帮助他,而不是怀有什么功利性的想法。如果学生从情感上和班主任有抵触甚至对立,那么即使班主任道理讲得对,运用的技巧也很好,学生也不愿意接受。如果学生从情感上亲近班主任,愿意听班主任的,说服的压力就会小很多。
2,恰当使用权威保障教育教学的正常秩序和规章制度的执行
教育学生方法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,关键是教师在运用这些方法时所执的教育理念和所处的具体情境。比如“权力性影响力”,是班主任领导力的组成部分,每个班主任都在运用。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“恰当地”使用。
何谓“恰当”呢?
一是看“时”。事态紧急、班级陷入混乱或茫然,需要迅速控制局面、引导大家的行为时,班主任可以使用权力性影响力先恢复秩序,再做进一步教育。
二是看“事”。如果教师仅仅是为了维护自己的“面子”而滥用职业权威压服学生,那确实是错误的。但在特定的情况下,出于维护正义、保障教育教学秩序的目的而使用,则并无不当。
三是看“度”。班主任的职业权威是有限的,不能过度使用,更不能以此替代规则。否则班级就是“人治”而不是“法治”。使用权威,不能伤害学生,这是底线。使用职业权威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,所以在达到迅速控制局面的目的后,就应当适可而止。接下来的查找原因、制定方案、跟进教育是漫长而细致的。
3,约请家长是加强沟通合作,而不是以此威慑学生
约请家长绝不对能成为教师威慑、控制学生的手段,这是需要班主任严格把握的。班主任要宣传自己的理念并用事实告诉所有的学生,约请家长是必要的沟通手段,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进步,绝非向家长告状或联合家长整治学生。要让学生以自己的亲身体验消除对约请家长的恐惧。
班主任在约请家长之前要先思考:
为什么请家长(出于什么目的、要解决什么问题)?
要做哪些准备工作(如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、事先与学生沟通)?
如何做(采用什么沟通方式)?等等。
要多采用教师、家长、学生“三方沟通”的方式,把话当面说清楚,现场达成某些行动方案。避免“沟通漏斗”,以及信息传递失真的情况。
三,教育学生的新“三板斧”——探索更多更好的方法
“成功的路不止一条”。除了正确使用传统的管理手段之外,还应该有更丰富、更有教育意蕴的方法。在此,我推荐教育学生的新“三板斧”:
1,运用规则
运用规则可以避免班主任的无效说教、权威压服、意气用事。规则公开透明,限制了班主任的权威,也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班主任(规则对班主任同样是约束,更是一种保护)。只要规则的制定过程是民主(经过议事协商)的,规则本身是正义、合理的,对班级发展和学生的成长就是有积极意义的。一个凡事讲规则的班级,秩序井然,学生有安全感。班主任多使用规则,带班就是理性的。
2,改善关系
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有效教育的基础。师生关系融洽,很多所谓的教育难题都会迎刃而解。改善师生关系的主动权掌握在教师手里。只要班主任真正关心学生,与学生坦诚相见,就能建立信任。与规则、说服等理性的方法相比,更常见的情况是学生因“亲其师而信其道”。所以,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班主任的重点工作之一。
3,评价引导
所有的学生都会在意评价(不管他表现上的态度如何)。与使用各种方法让学生遵守规则相比,用评价引导、调节学生的行为是更有效的。智慧的班主任总是善于利用评价这个“指挥棒”引领班级群体价值观的形成——以评价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班级里做什么会得到认可、获得尊严,从而激励学生多做;做什么就会倍感压力,如芒刺在背,从而让学生少做或不做。特别是“软评价”——舆论氛围,有着强大的力量。不过,人们只在乎和自己有关系的评价。这就要求班级构建一套完善的评价体系——更多元、更细致,涉及到学习、常规、班级工作、集体活动、个性发展等多方面。评价的目的是激励,而只有正面评价可以很好地激励学生。所以,班级的评价体系中,激励型的评价要占据绝对的主流。
我曾经做过一个概括:“三流班主任权威压人,二流班主任制度管人,一流班主任评价引人,卓越班主任人格育人。”当然,这不是绝对的,也不代表一流的班主任不使用权威或制度,只是想说明班主任的发展有一个渐进的过程。我们需要不断地努力。
根据以上内容,我将班主任在教育工作常用的方法做了一点梳理,见下表:
传统做法 | 改进建议 | 更好的做法 | 说教训诫 | 运用规则 | 改善关系 | 权威压服 | 议事协商 | 以情动人 | 批评惩戒 | 指导建议 教育跟进 | 评价引导 赏识激励 | 约请家长 | 三方沟通 | 建立信任 |
做教育,本来就没有万能的方法。只有“更合适”,不存在“最好”。所以,班主任需要多思考、多反思、多总结,特别总结一些通用的教育原则。多总结,让班主任不断提升业务能力;有思路,就能不断产生新的、适合自己学生的教育方法。 |